為您的寶寶選擇最適合的嬰兒包巾 - 新手媽媽的最佳選擇!

挑選理想嬰兒包巾需要考慮多個方面。希望以下的建議能夠幫助新手媽媽們選擇到合適的嬰兒包巾,讓寶寶在舒適、安全的環境中茁壯成長。

1. 適合寶寶肌膚的材質

選擇嬰兒包巾時,要特別注意材質。選擇柔軟、親膚、吸濕性好的布料,例如棉、竹纖維等天然材質。這些材質能減少對寶寶嬌嫩肌膚的刺激,為寶寶提供舒適的使用體驗。

2. 安全無毒的染料

確保嬰兒包巾的染料無毒無害,選擇無甲醛、無重金屬等有機或低敏的染料。這樣可以防止寶寶在使用過程中吸入或吞嚥有毒物質,保障寶寶的健康。

3. 經久耐用的品質

優質的嬰兒包巾應具有耐磨、不起球、不褪色等特點,能夠經受長時間的使用和洗滌。這樣可以讓新手媽媽們更放心地使用,不必經常更換包巾。

4. 適合不同季節的厚度

根據不同季節和氣候選擇適合的嬰兒包巾。夏天選擇較薄的包巾,以保持透氣性;冬天則選擇較厚的包被,以確保保暖性。適當的厚度能讓寶寶在不同季節都保持舒適的睡眠環境。

5. 方便使用的設計

選擇具有方便使用的設計,例如磁扣或魔術貼等簡單易用的扣子。這樣可以讓新手媽媽們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更省力省心,特別是在換尿布或翻身時,能快速完成操作。

6. 多功能性

挑選具有多功能性的嬰兒包巾,例如可以作為襁褓、毯子、哺乳遮等使用。這樣不僅可以節省購買其他產品的成本,還能為新手媽媽們提供更多方便,讓照顧寶寶變得更簡單。

7. 美觀大方的款式和顏色

選擇美觀大方的款式和顏色,讓嬰兒包巾成為寶寶的時尚配件。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和寶寶性別挑選合適的顏色和圖案,讓寶寶在舒適的同時,也顯得可愛時尚。

8. 易於清潔

選擇易於清潔的嬰兒包巾,以便新手媽媽們能夠輕鬆保持包巾的清潔衛生。選擇可機洗、快乾、不易沾染污漬的材質,有助於維護寶寶的健康和舒適。

9. 品牌口碑與售後服務

挑選具有良好品牌口碑和售後服務的嬰兒包巾,可以讓新手媽媽們購物更放心。在選擇時,可以查閱其他消費者的評價和建議,並了解品牌的售後政策,以確保購買到高品質且值得信賴的產品。

而酷咕鴨的懶人包巾就具備了以上特點,其相關產品的介紹如下:

  1. 一體式設計:懶人包巾採用一體式設計,方便新手媽媽輕鬆包裹寶寶,無需擔心包裹方式或繁複的步驟。
  2. 適合新生兒至6個月大的寶寶:這款包巾適用於新生兒至6個月大的寶寶,能夠提供適當的支撐和舒適感。
  3. 安全舒適的材質:懶人包巾使用安全舒適的材質,保證寶寶在使用過程中的舒適度和安全性。
  4. 適當的緊度:包巾可根據寶寶的身體狀況進行適當的緊度調整,以確保寶寶在包巾內保持舒適的姿勢。

超多款式可供選擇:

綜合以上所述,這款懶人包巾無疑是新手媽媽的理想選擇。其一體式設計、安全舒適的材質、適合新生兒至6個月大寶寶的尺寸以及可調緊度等特點,讓媽媽們能夠輕鬆照顧寶寶,並為寶寶提供一個舒適安全的睡眠環境。

選擇酷咕鴨的懶人包巾,讓您與寶寶共享美好的成長時光。

如果想了解更多酷咕鴨的訊息,可以到官網上或是臉書諮詢他們的客服人員喔



KUKU81CDC155RG1

新生寶寶的懶人包巾的選擇至關重要,這不僅關係到寶寶睡眠的品質,還直接關係到寶寶的健康成長。 2023竹炭纖維護頭包巾推薦

因此,在選擇包巾時,建議選擇優質且柔軟的棉質材質,並且注意包巾的大小和寬度是否足夠,以確保寶寶完全被包裹,提供更好的安全感。 臺南有機毛巾布可調式懶人包巾推薦

酷咕鴨是一個專注於嬰兒用品開發的品牌,懶人包巾採用高品質純棉材質,非常柔軟舒適,適合寶寶使用。 2023可調式高透氣懶人包巾推薦

此外,酷咕鴨的包巾採用經過嚴格消毒處理的棉質材料,徹底解決細菌和病毒對寶寶的傷害。同時,包巾大小和寬度設計合理,可完全包裹寶寶,讓寶寶感受到媽媽的懷抱般的溫暖和安全感。

總之,酷咕鴨懶人包巾是目前新手媽媽非常值得入手的一款高品質的產品,可以為寶寶提供舒適、安全、健康的睡眠環境,同時也能給新手父母帶來更多的放心和安心 高雄長毛絨寶寶睡袋推薦

冬至的前一天,出差,為了讓大家放心,隨身攜帶著核酸檢測合格報告,從疫情敏感的成都飛抵上海,隨即驅車前往江蘇南通,心跳加快,因為離家鄉越來越近…… 第二天晚上才知道,所住賓館的對面,曾是我父親就讀的南通中學,幾滴淚水說成一條小溪就是這個時候,這天正好是冬至。 小的時候聽大人說,翻過冬至這一天,陽氣開始慢慢回升,不遠的前方是春天。清晨,迎著朝霞,剪了幾條柳技,策馬揚鞭,奮蹄飛跨揚州瘦西湖,直奔家鄉,突然,馬昂起頭、高高地抬起前蹄,長聲嘶叫,前面,橫躺著興化的五湖八蕩,五湖八蕩是指河道縱橫,湖泊和水蕩密布,這是人們所說的魚米之鄉,就是我的家鄉興化。 水面上,漂浮著密密麻麻碧綠的菱角葉,耳邊蕩漾著《采紅菱》那優美歡快的旋律,“我們倆劃著船兒采紅菱呀 采紅菱……”,幾只螃蟹懶洋洋地趴在泥塘上曬太陽,成群結隊的鴨子,悠哉悠哉地從我身傍游過,靜靜地望著我,沒有和我打招呼,靜靜地望著我,此時此刻,五湖八蕩的水,早已經匯聚成了一滴滴眼淚,”少小離家老大回,鄉音無改鬢毛衰。兒童相見不相識,笑問客從何處來”。 >>>更多美文:原創散文

又到端午節,想想幾十年前的端午節,不禁感慨萬千! 兒時的記憶,總是美好中摻雜著苦澀,又回味無窮! 記憶中,過完年,就盼端午了,那個漫長,自不必說! 眼見著花開花謝,山就綠得不成樣子。桲欏葉由嬌黃的嫩芽,慢慢伸出巴掌,綠得可愛。河邊的蘆葦蹭蹭地拔節,葦子葉伸展開來,在河邊形成一堵綠墻。岸邊的艾蒿也爭搶著生存的空間,努力地伸展帶著白絨毛的葉子,用自己特有的味道,散發出五月的清香! 作為一年中第一個大節日,大人們是相當重視的。提前一個月,媽媽就已悄悄準備過節的吃食,現在早已是最普通不過的東西,在那時,卻是舍不得吃的稀罕物,一個一個埋在小米柜里,攢上一個月,就是為了在端午這天做一頓美食,給全家人解饞。 提前半個月,拿出去年新打的黍子,在石頭碾子上碾成大黃米,準備包粽子用。粽子葉來自那片蘆葦,得來的方法卻不很光彩,基本上是“偷”來的,因為那片蘆葦屬于另外的村子。我村也有小片的蘆葦,只是根本不夠全村的瓜分,只好向外尋求資源。 碾完米,還得壓面。壓面,不限于用大黃米,也可以用小黃米,粘高粱,或者幾種粘糧食摻在一起壓。它們是制作涼糕的原料。涼糕,一般會提前幾天制作,給即將到來的端午節一個緩沖。媽媽把壓得的粘米面和成面團,做成一個個窩窩頭的形狀,擺在鋪有新采的桲欏葉的屜上蒸熟,帶著桲欏葉的清香,讓它自然晾涼。這是涼糕皮的用料。 餡兒呢?還要另行制作。炒黃豆,需要掌握火候,恰到好處時出鍋,才又脆又香。趁機抓上一把,正在咀嚼豆香,“壓碾去!”一聲不容反駁的號令下,不得不抱起碾桿,推起沉重的石碾,“唉,想吃一口美味,真是太不容易了!”心里有十個不樂意,可想到即將到口的涼糕,還是暗暗使勁壓碾吧。炒黃豆面兒不用壓的太細,也不用過篩,量又小,一會兒就可壓完,所以石碾雖重,心情還是不錯的。媽媽把壓好的炒黃豆面兒拌上一些紅糖,點少許水,讓它略微潮濕,餡兒就做好了。 剛晾涼的粘窩窩頭在媽媽的手里被揪成劑兒捏成皮兒,包上剛才做好的餡兒,外面再粘一下干的炒黃豆面兒,一個涼糕就成了。我是全家第一個品嘗者,好一個軟、糯、甜、香!后來我經過考證,這可能是古代寒食節的食物,只是傳到我們這窮鄉僻壤的地方,卻變成了端午節的食品。你想,大字不識一個的山民,哪里知道什么不像人名的介子推呢? 端午的序幕就此開啟。菜也增加了些許葷腥。村邊的桑樹上桑葚兒也開始成熟,又為端午增加了幾分香甜! 接下來就要包粽子啦。大黃米要在水里泡兩三天,到合適的時候,左鄰右舍的嬸子大娘都來幫忙,幾個人一邊說著話,一邊包粽子。窄窄的葦子葉被她們變戲法似的疊加在一起,變得寬大,旋即一揻就成了一個圓錐形的漏斗,裝上泡好的大黃米,一折一綁,一個有三個角的粽子就擺放的旁邊的桌子上。再看那綁繩,是一根馬蓮,我家院里墻根下就有一叢,此時正開著藍色的花,葉子有一尺多高,原來是干這個用的。 我一邊玩耍一邊準備些干柴棒子,烀粽子用。粽子大,比現在超市里賣的要大好幾倍,要烀一下午,再焐一宿,第二天才能熟。 端午節這天,天剛亮就被父親叫醒,任務是去河邊地沿薅艾蒿,越多越好,拿不動為止。據說誰如果第一個薅到艾蒿,將有一年的好運。可惜我每年老早就被叫醒,仍然趕不到別人的前頭,所以至今一無所成。薅來的艾蒿分成小把,分置在房屋的犄角旮旯,說是可以避邪和驅除瘟疫。剩下的放在陰涼處晾干,在蚊子多的時候點燃,用作驅蚊劑。 一上午,只為午飯做準備。薅蔥剝蒜割韭菜。早種的角瓜也已結瓜,豌豆角正好采摘。大鍋里焐上粽子,一碗紅糖燉在粽子鍋中。一塊過年時淹的臘肉也被取了出來,過節嘛,一碗燉肉必不可少。 最要緊的是,媽媽將攢了一個月的雞蛋悉數取出,大約四五十個,全部打入盆中,為了不浪費,每個雞蛋殼都用清水涮了又涮,將殘余的蛋清清洗干凈,一并注入盆里,然后用筷子將蛋液打散。這個活計我來干,幾十個雞蛋從黃白分明,一直打到混沌一片。然后媽媽還要再往里面加入清水和少量米湯。至于加多少合適,媽媽一直秘而不宣。再然后將切碎的韭菜倒入蛋液,任你怎么攪拌,最后韭菜仍然浮在上面。 打雞蛋的工夫,其它幾個菜已然做好。最后一個,就是這個當家菜——攤雞蛋。媽媽從油壇子里剜出平時舍不得吃的大塊葷油,還要再放入切碎的肥肉丁炒,然后蔥花爆香,滿屋子都彌漫著誘人的香氣,這時,媽媽才把鹽和花椒面放進早已打好的韭菜雞蛋液,稍加攪拌,就整個倒入鍋中,滋啦——,猶如美妙的音樂,一股蛋香夾雜著韭菜的鮮香撲面而來,鉆入鼻孔深處。這時,媽媽蓋上鍋蓋,小心地調整灶膛里的碳火,憑鍋里散發出的味道,決定灶火的大小。 我們則要耐心等待這一年一度的大餐,大約得半個小時左右。揭開鍋蓋的一瞬,那久違了的香味立即勾起饞蟲無數,只見鍋中一片翠綠,鍋邊則是金黃的一圈,油亮中帶著焦脆。媽媽用鏟子在鍋里橫豎各劃幾道,象鏟水豆腐一樣鏟出一塊塊的攤雞蛋,碼放在盤中,再看那豆腐塊一樣的攤雞蛋,上面綠,下面焦,中間嫩黃,顫微微的搖搖欲墜,卻又韌性十足,充滿彈性,就那樣誘惑你的味蕾。 端上桌,大快朵頤!夾一塊入口,那感覺美妙無比,韭菜的辛香,底層的焦香,中間蛋糕的滑嫩,再加上肥丁的肉香,幾種感覺混在一起,一種說不出的美妙。 離開老家之后,再也吃不到這種攤雞蛋。不知道官方的菜譜里有沒有這道菜,是不是叫攤雞蛋?有叫攤雞蛋的,但絕不是這種做法,自然也沒有這種味道!縣城飯店里有一道扒雞蛋,據說是本地做法,仍然不是我家的攤雞蛋做法,也沒有我家的攤雞蛋好吃。我也曾嘗試在馬勺不粘鍋里做我家的攤雞蛋,卻因火難以控制而失敗,怎么也做不出媽媽的味道。 老家的端午節就在這美味而又平常的一天過完。為了一天的味覺感受準備了將近半年。大山里的端午節,好像只是山里人在辛勤勞作了幾個月之后,為犒勞自己,為改善全家生活而找的理由,似乎與那個什么楚國的大夫屈原無關。 >>>更多美文:原創散文

懷念父親 文/唐海林愛的宣言 真正懂得父親,是他的病重期間。 那時候,每一次回家,就發現父親突然真的老了。仿佛老家門前的那顆槐樹。樹皮打褶、樹干萎縮,滿樹枝的葉子開始泛黃…… 其實,不是父親突然老了。只是,我們關心不夠。八十多歲的老頭,僅僅怕影響我們工作,重病期間居然會瞞著我們。直到,病痛折磨他實在扛不住,母親才叫我們幾個輪流回家守護老爺子。 年邁的老父親,此時,日常生活已經不能自理。他的病愈來愈重,健康狀況每況愈下。在病房,他不知道如何穿衣,總是扣錯紐扣;褲子也只能是用一根布帶子系上,甚至多次穿反了前后,與顛倒了左右……即便是這樣,一生要強的父親,還是不愿意躺在醫院,要我們這些下人們伺候。 把困難留給自己,把美好留在人間。大病時,父親做出了他一生中最艱難的決定:首先是他把煙戒掉;其次是堅持回家里養病。 醫院醫護條件當然比家里好,但是在他的堅持下,父親生命中最后的時光,還是在家里渡過。因為,父親平凡的生命里,沒有什么值錢的東西,家和孩子們就是他最大的財富與最后的希望。 我終于恍然大悟,他一生的追求,一生努力的目標就是照顧這個家,讓我們過上幸福而祥和的生活。 村里人都很崇敬父親,自小大字不識一個的父親,為照顧奶奶和我叔子,出去打長工供弟弟讀書,用一雙手撐起這個家族。十幾歲的時候,他就到蕪湖卷煙廠打長工;后來,為照顧一大家子人,二十幾歲的時候,他就回到廬江中學教務處打雜…… 其實,年輕時父親的理想是參軍。母親說,要不是當時家里孩子多,父親可能就參加解放軍。以父親的精干,在部隊弄個軍官當當是沒問題的。盡管他沒文化,但是,父親辦事能力還是得到各方認可。 三年自然災害中,為拯救幾近餓死的鄰居,父親從公家糧倉旁邊掃出一袋稻子給鄰居家充饑。為這樁善舉的代價,父親被告密者五花大綁游行示眾過,因此,被免去生產隊隊長這一職務。此后,父親被發配到蘆席山碾磨、收稻,因公負傷后,轉正遂成為第一代糧食人。 父親的一生,對自己極為苛刻。他生活簡單、樸素,卻把最豐滿的愛,都奉獻給了這個家。 為照顧老暮的奶奶與年輕的弟兄,他放棄在外的優越物質條件,依然回家幫助我叔子念書。當年,生產隊分家的時候,父親硬是頂住各方壓力把我叔子的家留在大隊,并且,在生產隊想方設法給他謀上一個會計的職務。別看父親沒啥文化,可是他明白事理。當年,許多干部被打倒時,父親極盡所能在生產隊分配輕巧事情給他們。尊重知識、尊重人才,讓沒文化的父親,和本土許多精英們交上朋友。讓熟悉的老領導和老同事,對他為人處事贊不絕口。 母親跟著父親,雖然說沒有享什么大福,但是,一輩子都沒有下地干過農活。要知道,在那個時代,這需要多么大的勇氣和擔當? 揮著鐮刀鋤頭,從地里走出來的父親,對我們非常嚴肅,他所以吝嗇地對待我們,無非是“望子成龍”、“望女成鳳”。自小,在我的印象中,父親對我們都是非常嚴厲。他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對我們柔情似水,他認為他的兒女不能只是在一片纏綿的慈愛中成長。為此,他只能扮成一座山,用堅強和力量充當我們身后的一個依仗。 大哥念師范后,大姐成為父親的牽掛。本來,父親是給大姐頂職的,但家里孩男孩子多,在大哥的建議下,最終給老二頂職。為安慰大姐,父親愣是砸鍋賣鐵、四處籌錢給大姐湊學費,即便把家里準備蓋房子的磚瓦錢退回來,也給大姐讀巢湖師范。最后,到我念完糧校到糧站上班、娶妻生子后,父親終于喘了口氣,仿佛可以卸下擔子。 這一生:從大哥到大姐,老二、老三與我,一路走來,為了這個家庭,父親付出多少艱辛,才將我們撫育成人…… 記得那時候,父親跑老二和我家是最多。看老二,是因為二哥在中心站上班,他在領導崗位、子承父業干得非常出色,老父親感到很欣慰。到我家,是因為他惦念最小的孫子,時常跑過來看看 父親的好人緣,善有善報,還是得到些回報。 像大哥讀師范一樣,表姐考師范時,也有人舉報她“超齡”。父親找到鄭校長,他們一道去教育局澄清此事,終于,表姐如愿以償跨入教師崗位。另父親退休后,單位還是舍不得父親離崗。因為,父親在崗30多年,送糧款從未出過一分錢的錯。當他退休后,接任者終于捅一個大簍子,弄出在金橋丟失18萬元現金的大案。 對工作兢兢業業的父親,除嗜煙好酒外,物質生活極為清貧。 退休后,他和母親一直就住在老家的青磚瓦房內。房舍里除照明燈和黑白電視機,木頭床和簡單幾樣家具外,再沒有任何奢侈品。他的退休工資,除孫子們回家添菜外,基本都舍不得用。就這樣,父親還時常送早餐給老三,幫著他看攤子。在父親的心中,老三沒有找著好工作,他覺得心里有愧疚。所以,他用忙碌來彌補對孩子們的愛。 想起父親,我經常會在無人的角落心酸落淚。因為,我是個平凡的人,今生,恐無法完成父親心中的夙愿。現在,我們唯有盡力去做好工作,努力去打拼,好好活著,才能無愧于這一份愛! 糧食企業改制時,那會兒,我所以極力跳到縣委宣傳部打工,不是為了那一份微薄的薪酬,其實就是想給父親一絲安慰,給他臉上添點光彩。因為,我深知父親,只要我們干得好,他才會活得開心。 一生要強的父親,在臨終時刻,我終于感受到他靈魂深處的繁華和純凈,一生不識字的他,卻比任何人都懂得愛的真諦! 父病如山倒。那幾夜,父親吃喝要人喂,特別是撒尿拉屎更是需要人攙扶。但是,父親從不大聲嚷嚷,沒有對我們講過一句重話。他忍住痛,臉上始終微笑著。直到我值班時,我給他點上一支煙。盡管父親的嘴角叼不住煙,但是他干燥的嘴唇依然不厭其煩地舔著煙嘴,輕聲地問我家孩子學習怎么樣?老大來的時候,他只是遺憾地伸出三個手指,意思就是到現在他怎么還只是三代人? 這種打擊,那一刻,大哥怦然落淚了。因為,大侄子的婚變,不光是他家的私事,也是我們這個家族的心病啊。 從來——真正的悲憫,不是生與死的離別;而是,中華文化生生不息、代代相傳的“根”意識,仍如流水般流淌在至善者的心中。 歲月悠悠,往事歷歷。父母和子女之間曾有的埋怨、不解等復雜情緒,都會在某一刻得到徹底釋放。這一脈相承親情的激勵,相互伸展鏈接,才會讓鄉愁里的故土,唯一成為我們回家的路。思念如藤,很多年后,當我真正懂得父親,明白他在我們成長的歲月里付出的關愛,卻是從他離開我們后才開始。 那個冬天,雪花靜靜地飄灑。我的耳畔時常響起筷子兄弟的《父親》。因此,2013年以后的每一個清明冬至,我們都會自覺地回家到父親墓前祭拜。懷念父親,那一份骨子里的父愛,并不會因為他長眠在青山綠夢中消失,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,這份愛會日漸清晰…… 懷念我的父親 文/劉妍妍 一晃,父親離開三年多了,可我還是一直不敢輕易觸碰回憶,不敢獨處,不敢停留,我怕一不小心,眼淚成河,心痛不止。 父親劉金玉出生在1952年,自幼家境貧寒,16歲便參加了工作,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晉升,從車間組長、班長到車間主任,直到生產廠長。我一直以父親為驕傲,他是那么正直,那么努力。我的印象中,父親晚上12點之前很少回家,很多時候就待在工廠里忙碌著,似乎永遠都有忙不完的工作。童年記憶大多模糊,但我的腦海里卻清晰地記得同一個畫面——一覺醒來,客廳還亮著燈,媽媽獨自一個人坐著等父親回來,安靜的房間里,只有時鐘在滴答。 記不得具體是哪一年了,父親患上了糖尿病,但他并沒有太當回事。恰逢廠里效益下滑,為了能讓廠子有起色、工人能按時拿到工資,父親更加努力工作,幾乎到了沒日沒夜的地步,完全不記得自己是一位病人。可即使父親拼盡了最后一絲力氣,仍然沒有挽回廠子大勢已去的局面。萬般無奈之下,父親決定把廠里的廢鐵賣掉,解決一部分工人的工資。就在父親親自動手清理廢鐵時,一個不小心,廢鐵落到腳面上,造成腳部粉碎性骨折。后來因為身體原因父親不得不辭職時,好多工人都不同意,很多人甚至商量著要以罷工的形式來挽留父親。那次是我親眼所見,爸爸特意把一部分工人召集在一起,面色凝重,耐心開導。 關于父親,還有一件事讓我畢生難忘。大學開學前一天的晚上,父親把我叫到身旁,語重心長地說:“在外面好好學習。該花的錢一定要花,不該花的不能浪費。每周五向家里打電話報平安。凡事對得起自己一天的三頓飯。對不起自己對不起父母的事情不做。”總共五句話,有囑托,有關心,有告誡,有希望。其實,父親在平日里忙得根本顧不上跟我聊天說話,但可以看得出來,這五句話是他深思熟慮過的,飽含了對我深深的愛。這五句話,在我之后的人生道路上,每每響徹耳邊,鞭策我做一個正直的人,一個不虛度光陰的人,一個無愧于心的人。對我而言,父親就是一座大山,不近卻可以仰望,不高卻可以依靠。 可是父親,你可知道,你離開后我曾一度是多么傷心絕望,一蹶不振,我沒日沒夜地思念你,我無法相信你就這么離開了我,我不知道以后的生活如何繼續,我再也沒有“爸爸”可以喊了……悲傷是一顆種子,會藏在心底,一有時機就會化成眼淚跑出來……都說不去想就不會痛,可誰能控制那種失去至親的巨大悲傷?三年過去了,父親,女兒一想到你,還是無法抑制自己的淚水。 父親,你在天堂還好嗎? 懷念父親 文/何翔鳳 每逢佳節倍思親。春節期間,我不禁又想起了最敬愛的父親。 父親去世已經一年多了。他一生勞苦,飽嘗磨難;如今,好日子來了,他卻走了。 父親的一生是磨煉的一生。他出生在一個貧苦家庭,因爺爺年輕時打磚砸斷了腿,日子更是艱苦。聽父親說,他17歲參加工作時,因無穿著、無被蓋,去縣城上了幾天班又回來了,組織上知道這個情況后才把他叫回單位繼續工作。 文革時期,父親被當作“小鄧拓”批判,在1970年全縣開展聲勢浩大的“一打三反”運動中,被迫參加學習班。當時全縣參加學習班的600多人,天天要求寫交待,搞批斗,有些同志因受不了打擊、迫害而自殺了。不久,我奶奶去世,等父親從學習班請假趕回去的時候,奶奶已經在出殯路上了。父親心如刀割,一個大男人跪哭成了淚人。后來,父親轉到了“五七”干校學習,邊學習邊挖土種花生,后又下放當農民。后來,上級落實政策,他才重返了工作崗位。 父親的一生是學習的一生。在父親工作的幾十年里,只要是學新技術、新知識,單位都是派父親去參加,成了單位里的學習進修專業戶。父親學完回來后,都會結合工作搞技術革新和新知識運用,并且取得了不少成果。 他參加工作后晚上義務教夜校,為了教好學員,他加倍努力地學習。父親雖然只是高小畢業,但看問題、做工作都非常有見地、有說服力,群眾喜歡聽。父親還寫得一手漂亮的字,逢年過節,朋友、鄰居都喜歡請他寫對聯。退休后,父親雖然工資微薄,但長年堅持訂閱報紙雜志,看書、寫字、吹口琴就是他每天必做的三件事。父親喜歡鉆研烤煙生產培植、果木嫁接技術,退休后經常去他工作過的地方,給群眾義務講課和指導。上世紀七八十年代,縣里經常組織技術比武,父親不是拿第一就是第二,家里以前用的臉盆、鐵桶、熱水瓶、口杯都是父親得獎所獲。 父親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。他心中追求的偶像就是雷鋒。他在1977年寫的一篇題為《為國家利益,減少國家開支》日記中寫到:“我每次到了郴州去交貨,自己用板車從馬家坪土產倉庫拖往外貿倉庫,從流星嶺、五里堆送到倉庫驗收后再返回單位,到郴州住宿選擇價格最便宜的鋪店住。雖然是單位里有報銷,但也想到要為國家節約每一分錢……” 父親教育他的后代都要向雷鋒學習。他總是教小孩唱同一首歌——《學習雷鋒好榜樣》,還將歌用毛筆工工整整地抄寫下來,貼在客廳最顯眼的墻上,一批一批教,一遍一遍教,不厭其煩,樂在其中。 1973年3月22日,桂嘉輸電工程在肖家黃花水三岔路口施工。父親身為輸電工程指揮部指揮員,為了保證施工進度,與民工一道卸底盤石。在一次勞作中,因民工李某某用撬棍打了滑,導致兩塊幾百斤重的石頭壓在了父親的手指上,當場壓斷右手食指兩節。因沒有及時得到治療,手指不斷腐爛,后來整個食指只剩下一點點,之后也沒有去進行傷殘鑒定,更沒有領過一分錢傷殘補貼。 1982年3月23日,父親去行廊鎮門頭村指導烤煙生產,從田埂上摔倒在水溝里,右手臂當場粉碎性骨折,由于沒有及時治療,后遺癥伴隨終生。 2002年,父親應鄉黨委邀請,回老家當村干部。他一個人從縣城背起米、油回到村里,為村里架橋、修路、興修水利,為村民辦實事。為了完成鄉里交給的各項任務,他用自己微薄的工資墊錢為村里疏通幾公里長的巖洞。2004年,他組織村民修建了至楊梅崗2公里長的水泥公路。三年的退休工資全用在了村里公益事業建設上,直到前幾年村里才把墊付的本金還清給父親。2004年,父親被縣委評為第一屆十佳基層干部。 父親在世時,“上有老”是一種表面的負擔;父親走了,“親不待”成了一種永遠的孤單。再也沒有父親叫了,才感到從未有過的空虛和飄渺,我變成了沒爸的孩子。父愛如天,我的天塌下來了。 父親在1993年9月1日寫下一段話:“要做一個廉潔奉公、光明磊落的人,開拓創新、求實進取。”我把這句話用鏡框掛在辦公室,每天上班第一眼就能看到。而每次看到,我就像聽到了父親的教誨之聲,就像看到了父親與鄉親們一起干活的忙碌身影…… 父親,您永遠活在我們心里! 懷念父親 文/付桂云 農歷臘月二十一是父親離開我們一周年的祭日。那一天,父親心臟病突發,在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里,他老人家丟下我們姐弟四人走了!走得那么匆忙、那么不可接受、那么不敢相信。一年了,父親的音容笑貌依然如昔,言談舉止令人難忘。天堂里的父親,您把無盡的思念和回憶留給了兒女們,您一定感覺到了我們時刻都在想念您! 笨拙的文字不能詮釋父親的一生;點點滴滴的傾訴也難以表達對父親的愛! 父親是一個聰明好學、勤勞敬業的人。少年時,由于家境貧寒,他兩次考取獲鹿師范學校都未能如愿。勤奮的他第三次又考上了,多虧有一個叔叔求情才使爸爸有幸進入學校。父親畢業后先是做一名小學老師,由于他工作出色,積極肯干,不斷進取,之后陸續任職教導主任、校長,直至擔任縣教育局領導干部。在此期間,爸爸曾獲得多次獎勵,尤其讓我們敬佩的是,他還榮獲了石家莊市勞動模范的稱號。他一生從事教育工作,桃李滿天下。 父親是一位好丈夫。母親沒有文化,沒有工作,是一名家庭主婦。父親非但不嫌棄,而且對母親特別好。他把相夫教子、勤勞持家的母親視作“功臣”。無論什么年代,遇到什么事情,都和母親相互照顧、相互依賴、相互尊重,一生患難與共、相濡以沫,牽手走過了他們六十多年的鉆石婚姻生活。母親生病以后,父親時刻都像對待小孩子一樣,無微不至地照顧母親。為了讓兒女們安心工作,父親以他75歲的高齡擔起了照顧患腦癡呆癥的母親的重任。他每天變著花樣做飯,一口一口地喂;端屎接尿,洗洗涮涮;多方打聽尋醫問藥,讓病情發展緩慢,盡最大努力延長母親的壽命。作為子女,我們看在眼里,記在心上,真為母親遇上父親感到慶幸。 父親是一位稱職的好爸爸。父親對我們姐弟疼愛有加。在工作上,他教育我們努力向上,尊重領導,團結同志;在生活上,父親細致入微。逢年過節都是父親和母親一同下廚,親自為我們燒菜做飯,就連兒女們穿衣戴帽的事情也親歷親為。記得兒時在農村老家,爸爸親自給我挑選的一條花裙子,引來了許多同學的羨慕。大家圍著我欣賞那時在農村少見的花裙子,我心里高興極了。六十年過去了,當時的場面至今讓我興奮不已。 父親永遠是我們的榜樣。他一生純樸善良、和藹可親;他從事教育、人事工作多年,堅持原則、公私分明、嚴以律己、寬以待人;他勤儉節約、艱苦樸素。記得當年他用了多時的一個暖水瓶外皮壞了,他舍不得扔,用廢布條纏了又纏,綁了又綁。孩子們都勸他換個新的,他堅持說內膽還保溫,還能用。父親雖然自己節儉,但對親戚朋友總是慷慨大方,給錢給物,盡自己所能給予幫助。父親熱愛生活,傳統又不保守,可敬可親、寬宏大量,慈祥的臉上總是透著睿智,88歲高齡時,仍思路清晰且知足快樂。 現在,父親永遠地離開了我們,卻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,我們為有這樣一位父親而驕傲。懷念父親,我們會像父親一樣為人做事,努力工作,好好生活,開開心心過好每一天,讓在天堂的父親放心! 永遠懷念親愛的父親! 懷念父親 文/何曉朗 懷念,讓人夜不能寐;懷念,讓人無法釋懷。特別是在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的日子里,回顧父親在禮縣工作的這段歷史,思念尤甚。 1960年初,我的父親、時任中共甘肅省委書記處書記的何承華,因在“大躍進”期間犯“左傾”錯誤,被中央安排帶職下放到甘肅省西禮縣任縣委第一書記(1962年西禮縣分為西和縣和禮縣,他任禮縣縣委第一書記)。1963年9月,組織派他去中央黨校(當時稱中共中央高級黨校)學習。他在禮縣工作了兩年半時間。兩年半時間是短暫的,但就是這兩年半的時間,成為他人生中一段難忘的時光,成為他踐行為人民服務宗旨一段難忘的經歷,成為我們后輩眷戀著那并非故鄉的熱土———禮縣的理由。 父親出生在陜西省長安縣(今西安市長安區)極為貧苦的農村家庭。他八歲時因陜西大旱險些餓死,十歲就隨母親在西安沿街要飯。窮則思變,在革命進步思想的影響下,1936年他參加了革命,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。1949年8月26日他隨第一野戰軍進入蘭州,即任中共甘肅省委秘書長。在甘肅期間他參與清剿土匪,參加土地改革,抓工業搞經濟建設。1961年因犯“左傾”錯誤被下放禮縣工作。父親并未因犯錯誤被處理而消沉,而是直面錯誤,總結教訓。在禮縣四級干部大會上,面對3000多名各級干部他坦誠自己所犯的錯誤,表示要同全縣干部群眾一道放下思想包袱。當時面對糧食緊缺,群眾饑餓的極度困難局面,縣委的首要任務是要迎難而上,要想方設法,解禮縣于貧危,救百姓于饑餓。父親帶領縣、局領導上山下鄉,涉水翻溝,走村入戶,調查研究。幾個月的時間他跑遍了禮縣所有公社和大部分生產隊,和社隊干部雨夜長談,與貧困農戶促膝談心。在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情況后,在貫徹落實中央關于農村工作《六十條》的方針政策的指導下,父親和縣委一班人大膽制定了切合禮縣實際情況的《十二條》具體意見,這個《十二條》意見,總的指導思想就是政策放寬,實事求是。主要內容有:劃小生產隊,穩定生產規模;落實中央“隊為基礎”的核算政策,變“大鍋飯”為“中鍋飯”“小鍋飯”;提高按勞分配比例,讓紅利給農民;實事求是地確定糧食征購任務,實行糧食征購分級包干,且一定三年不變。同時還提出了:邊遠和分散的農民可以包產到戶;大牲畜包養到戶;按照禮縣的氣候和農村實際,實施夏收后可搞復種。以上這些措施的實行,在當時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,極大地改善了禮縣人民群眾生活困難的局面。 父親作為縣委書記,黨員公仆,做了他應該做的事情。 幾十年來,回想在禮縣工作的日子,他感到踏實,感到欣慰。1998年3月,他在給禮縣老年書協題詞時深情地寫道:“從1961年到1963年,我在禮縣工作了兩個半年頭,由于禮縣廣大干部群眾的教育和幫助,糾正了我在省上工作中的錯誤。我感謝縣委一班人,感謝全縣廣大干部和人民群眾,我永遠懷念禮縣,祝禮縣人民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。”更令他感動的是,幾十年來禮縣的干部群眾一直沒有忘記他!當年禮縣的老領導、曾經一道工作的老同事,經常相互寫信、致電關心問候,回顧過去,展望未來,深情滿滿。在禮縣檔案館征求《禮縣賦》時,載入父親作品;在縣檔案局編纂的大型畫冊《鐵血榮光》———永載史冊的禮縣紅色紀實中,也將父親列入其中;還有“禮縣歷史文化叢書”,共計12冊,其中《難忘的歲月》是記載父親的專輯。父親在禮縣的工作得到了干部群眾的認可,這讓父親倍感欣慰。2005年5月9日,在西安父親遺體送別儀式上,有幾十位從禮縣風塵仆仆趕來送行的干部群眾,此情此景,讓我們做兒女的熱淚盈眶。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,也逢父親的百年誕辰。七十年來我們的國家經歷了風風雨雨,風雨過后依然是彩虹滿天。我們親眼看到,幾十年來,特別是改革開放后,禮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隴山漢水充滿神韻,天嘉福地人杰地靈,禮縣廣大干部群眾正在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,打造全面小康的富庶禮縣、美麗禮縣、幸福禮縣而奮斗! 作為老一輩的人民公仆,父親對黨的事業忠誠不渝,對曾經工作奮斗過的隴南大地充滿了深沉的感情。若父親地下有知,看到工作過的土地煥發出的勃勃生機,應該是無比欣慰的。 懷念父親 文/何翔鳳 每逢佳節倍思親。春節期間,我不禁又想起了最敬愛的父親。 父親去世已經一年多了。他一生勞苦,飽嘗磨難;如今,好日子來了,他卻走了。 父親的一生是磨煉的一生。他出生在一個貧苦家庭,因爺爺年輕時打磚砸斷了腿,日子更是艱苦。聽父親說,他17歲參加工作時,因無穿著、無被蓋,去縣城上了幾天班又回來了,組織上知道這個情況后才把他叫回單位繼續工作。 文革時期,父親被當作“小鄧拓”批判,在1970年全縣開展聲勢浩大的“一打三反”運動中,被迫參加學習班。當時全縣參加學習班的600多人,天天要求寫交待,搞批斗,有些同志因受不了打擊、迫害而自殺了。不久,我奶奶去世,等父親從學習班請假趕回去的時候,奶奶已經在出殯路上了。父親心如刀割,一個大男人跪哭成了淚人。后來,父親轉到了“五七”干校學習,邊學習邊挖土種花生,后又下放當農民。后來,上級落實政策,他才重返了工作崗位。 父親的一生是學習的一生。在父親工作的幾十年里,只要是學新技術、新知識,單位都是派父親去參加,成了單位里的學習進修專業戶。父親學完回來后,都會結合工作搞技術革新和新知識運用,并且取得了不少成果。 他參加工作后晚上義務教夜校,為了教好學員,他加倍努力地學習。父親雖然只是高小畢業,但看問題、做工作都非常有見地、有說服力,群眾喜歡聽。父親還寫得一手漂亮的字,逢年過節,朋友、鄰居都喜歡請他寫對聯。退休后,父親雖然工資微薄,但長年堅持訂閱報紙雜志,看書、寫字、吹口琴就是他每天必做的三件事。父親喜歡鉆研烤煙生產培植、果木嫁接技術,退休后經常去他工作過的地方,給群眾義務講課和指導。上世紀七八十年代,縣里經常組織技術比武,父親不是拿第一就是第二,家里以前用的臉盆、鐵桶、熱水瓶、口杯都是父親得獎所獲。 父親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。他心中追求的偶像就是雷鋒。他在1977年寫的一篇題為《為國家利益,減少國家開支》日記中寫到:“我每次到了郴州去交貨,自己用板車從馬家坪土產倉庫拖往外貿倉庫,從流星嶺、五里堆送到倉庫驗收后再返回單位,到郴州住宿選擇價格最便宜的鋪店住。雖然是單位里有報銷,但也想到要為國家節約每一分錢……” 父親教育他的后代都要向雷鋒學習。他總是教小孩唱同一首歌——《學習雷鋒好榜樣》,還將歌用毛筆工工整整地抄寫下來,貼在客廳最顯眼的墻上,一批一批教,一遍一遍教,不厭其煩,樂在其中。 1973年3月22日,桂嘉輸電工程在肖家黃花水三岔路口施工。父親身為輸電工程指揮部指揮員,為了保證施工進度,與民工一道卸底盤石。在一次勞作中,因民工李某某用撬棍打了滑,導致兩塊幾百斤重的石頭壓在了父親的手指上,當場壓斷右手食指兩節。因沒有及時得到治療,手指不斷腐爛,后來整個食指只剩下一點點,之后也沒有去進行傷殘鑒定,更沒有領過一分錢傷殘補貼。 1982年3月23日,父親去行廊鎮門頭村指導烤煙生產,從田埂上摔倒在水溝里,右手臂當場粉碎性骨折,由于沒有及時治療,后遺癥伴隨終生。 2002年,父親應鄉黨委邀請,回老家當村干部。他一個人從縣城背起米、油回到村里,為村里架橋、修路、興修水利,為村民辦實事。為了完成鄉里交給的各項任務,他用自己微薄的工資墊錢為村里疏通幾公里長的巖洞。2004年,他組織村民修建了至楊梅崗2公里長的水泥公路。三年的退休工資全用在了村里公益事業建設上,直到前幾年村里才把墊付的本金還清給父親。2004年,父親被縣委評為第一屆十佳基層干部。 父親在世時,“上有老”是一種表面的負擔;父親走了,“親不待”成了一種永遠的孤單。再也沒有父親叫了,才感到從未有過的空虛和飄渺,我變成了沒爸的孩子。父愛如天,我的天塌下來了。 父親在1993年9月1日寫下一段話:“要做一個廉潔奉公、光明磊落的人,開拓創新、求實進取。”我把這句話用鏡框掛在辦公室,每天上班第一眼就能看到。而每次看到,我就像聽到了父親的教誨之聲,就像看到了父親與鄉親們一起干活的忙碌身影…… 父親,您永遠活在我們心里! >>>更多美文:好文章

 


台北竹炭纖維蝴蝶包巾推薦 高雄夏季透氣布防踢被推薦 寶寶懶人包巾可以幫助寶寶睡眠嗎?台南蝶型無甲醛懶人包巾推薦 新竹有機竹蝶型包巾推薦 寶寶懶人包巾的材質是否會引起過敏反應?

arrow
arrow

    tryqrk4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